賞一輪明月,情滿中秋 
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,普及於漢代,定型於唐朝初年,盛行於宋朝以後。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,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,大都有古老的淵源。 濃鬱的奶香味,經典流心奶黃 流心蛋黃月餅 皮層酥鬆,色澤美觀,餡料肥而不膩 老五仁月餅 中秋節傳說故事一 【嫦娥奔月】 相傳後羿射下了天上多餘的九個太陽後,很多人前來拜師學藝。這天,後羿將求得不死神藥,交給妻子嫦娥保管,這事恰好被蓬蒙看到了。當後羿外出狩獵時,蓬蒙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。危急時刻,嫦娥吞下了藥向天上飛去。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,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。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,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,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。從此,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。 鹹蛋黃月餅 中秋節傳說故事二 【吳剛伐桂】 傳說月中有桂樹,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。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,以唐代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前集卷一《天咫》所載最為具體,其雲:“舊言月中有桂、有蟾蜍,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,下有一人常斫之,樹創隨合。人姓吳名剛,西河人,學仙有過,謫令伐樹。”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,到了天界,但是他犯了錯誤,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,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--月桂。月桂高達五百丈,隨砍即合,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。 創意月餅 中秋節傳說故事三 【玉兔搗藥】 此傳說最早見於《漢樂府ⷨ㩀行》:“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,奉上陛下一玉盤,服此藥可得神仙。”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,渾身潔白如玉,所以稱作“玉兔”。這種白兔拿著玉杵,跪地搗藥,成蛤蟆丸,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。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。 五仁月餅 中秋節傳說故事四 【貂蟬拜月】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,國色天香,有傾國傾城之貌。傳說貂蟬降生人世,三年間當地桃杏花開即凋;貂蟬午夜拜月,月裏嫦娥自愧不如,匆匆隱入雲 中;貂蟬身姿俏美,細耳碧環,行時風擺楊柳,靜時文雅有餘,貂蟬之美,蔚為大觀。正是因了這種美貌,讓弄權作威的董卓、勇而無謀的呂布反目成仇,使得動亂 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寧之象。 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 |